工作动态
科学灵感和美食生活——“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之四十九
发布时间:2023-11-20


1117日,“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堂第四十九节课在东区教工餐厅开课。本次课程由校教务处副处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吴强担任思政老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高级西式面点师、中式高级烹调师孟呈娟担任专业老师,饮食服务集团东区教工餐厅白案厨师谢小利与饮食服务集团办公室徐牟分别担任专业助教和思政助教。来自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的12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课程。

吴强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一节以“科学灵感和美食生活”为主题的思政课,他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为大家讲述科学家们如何通过食物来获得科研灵感,又是如何利用科学原理来改变食物的质地和形态,从而推进菜肴的创新。他期待同学们能够通过食物与科学两者的结合,不断思索,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味佳肴,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希望“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能让同学们舒缓科研压力,享受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

孟老师首先讲述“烧麦”一词有趣的起源小故事,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相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卖包子,弟弟为能够多赚钱,在包子上炉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烧麦的钱积攒起来,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后来名称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另一种说法是烧麦之所以顶部不封口,是由于茶客所带的小菜品种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葱,有的是萝卜青菜豆腐干……为区别各位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当一笼蒸好后,店小二便会把蒸笼端到茶堂的大桌上,说:“各位茶客的小菜捎来了,劳驾自选。”从此便叫“烧麦”。

随后,孟老师演示蛋黄烧麦的制作,邀请同学们上前观摩:糯米和干香菇需提前浸泡一晚,再把糯米蒸熟备用。接着,在锅中放油,放入切好的香菇丁、玉米、豌豆炒熟,加生抽、老抽、耗油、盐和糖炒匀,再倒入清水煮沸后,放入一半熟糯米拌匀,加盖中火焖5分钟。把准备的饺子皮擀薄,取一张皮在手心,放入糯米馅铺平,中间放入半颗咸蛋黄,另一只手攥起烧卖皮收口。烧麦顶部可放少许肉松,水煮沸后,蒸笼中放入烧卖,中火蒸15分钟,一盘香喷喷的蛋黄烧麦大功告成。

清洗完双手,整理好围裙,孟老师与助教谢老师为大家分发材料,炒馅、擀皮、捏褶,同学们都纷纷动起手来,按照步骤认真地包着烧麦,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互相请教、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时地提醒对方制作要点,欢乐的氛围洋溢在课堂现场。

在劳动中浸润成长,在实践中收获快乐,“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个人后期的良好发展奠定实践基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饮食服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