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为帆 劳动实践作桨共行 ——“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之九十一、九十二

作者: 编辑:葛孟甜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次数:44


411日,“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之第九十一节、九十二节课分别在中区桃李苑餐厅和东区教工餐厅同时开课,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12名同学参加了“食堂监督日”首堂课,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17名同学参加了美食制作课程。大家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意义的理解与体会。

在食堂监督课程现场,大家在食堂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步入桃李苑餐厅后堂,集团质检部人员按照 “生进熟出” 的流程布局,热情且专业地为同学们讲解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与标准。在洗碗间,高度自动化的清洗、消毒设备,通过初洗、漂洗、高温消毒等多道工序,有效保障了入口餐具、筷、勺的清洁卫生,让同学们直观看到 “入口关” 的严格把控。步入烹饪间,炉灶、货架、工作台、冰箱等设备设施在食堂工作人员每日精心维护下干净整洁、物见本色。尽管设备已投入使用近 7 年,但依然光洁如新。在各个功能间,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盛用器皿外都贴有清晰的 “效期标签”,详细标注了品名、生产时间、保质期,从细节处呵护食材的新鲜与安全。整个体验过程,不时赢得同学们的纷纷称赞。现场,同学们还观摩了快检仪器对煎炸用油的检测过程,亲身体验了专业设备的高效、精准,切实感受到了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的专业与用心。

在东区教工餐厅,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范琼以“李佩:有一种力量叫温暖”为题开启了思政课程,讲述了李佩先生的感人事迹。李佩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是中国科大创建者之一、“两弹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她与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不仅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还捐献了所有积蓄,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她高贵的精神品质、温暖的人性力量写就了让人敬仰的一生。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学习李佩先生的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增强责任感,勤勉务实、锐意进取,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在“厨艺小课堂”上,中国烹饪大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西式高级面点师吴斌担任专业老师教授大家制作灌汤包。吴老师介绍了灌汤包的制作要领,强调选用三七开五花肉能使馅料鲜嫩多汁。将猪肉与葱姜末、调料混合搅拌,加入猪皮冻丁后,讲解了和面和醒面的技巧,使面团更加柔软有弹性。接着,吴老师示范包制灌汤包:取面皮、放馅料、捏出褶子、收口捏紧,蒸制15分钟后,鲜美的灌汤包出炉,香气四溢。随后,同学们相互学习,积极尝试,交替准备馅料和面皮,全面体验了灌汤包的制作。大家虚心请教老师,不断改进,一笼笼饱满的灌汤包新鲜出炉。同学们认真品尝,遵循“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满口香”的方法,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大家互相分享作品,讨论改进之处,充满了欢乐与收获。

通过“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的展开,同学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继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科学家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